ISG型立式管道离心泵使用说明
泵的起动、运转与停止
1. 泵起动前应将泵内灌满加足输送的液体,严禁无液起动。
2. 关闭出口阀门,接通电源后马上检查泵的转向必须按泵的转向箭头一致,严禁逆向运转,
3. 泵起动后达到正常转速时,再逐渐打开出口阀门,并调节到所需要的工况投入运行。在吐出管路上的阀门关闭情况下,泵连续工作的时间不能超过3分钟。
4. 停机时应先将出口的阀门关闭,然后再切断电源。
ISG型立式管道离心泵维修与保养
1. 定期检查泵和电机,更换易损零件。
2. 经常注意对轴承箱加注优质钙基润滑脂,以保下轴承良好的润滑状态。
3. 长期停机不使用时,除将泵内腐蚀性液体放净外,更应注意各部件及泵内流道的清洗干净,并切断电源。
4. 泵严禁空载运转。
5. 介质中如含有固体颗粒时,应在泵入口处须加过滤器。
ISG型立式管道离心泵故障及排除方法
1. ISG型立式管道离心泵的安装是否合理,对泵的正常运行与使用寿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,故安装和校正必须仔细进行。
2.对照安装尺寸预埋好底脚螺栓,做好混凝土基础工作。
3.待基础水泥凝固后,将泵安装基础上,应用水平仪检查泵和电机轴的水平情况,如不水平,应用垫铁调正直至水平,调妥后拧紧底脚螺母,
4.检查泵的转动部件是否有卡住擦碰现象,应严格检查泵轴与电机的同轴度,可用薄片调整使其同心,最后用手转动联轴器,转动轻松均匀无擦碰现象则为正常。
5.泵的吸入和吐出管路应有各自的支架,不允许管路的重量直接由泵来承受,以免把泵压坏,
6.泵的安装位置高于液面(在泵的吸程允许范围内)时,应在吸入管路端部安装上底阀,并在排出管路上设置灌液螺孔或阀门,供泵起动前灌液之用;泵的安装位置低于液面时,应在吸入管路上按装控制阀门和过滤装置,以防止杂物吸入泵内,过滤面积应大于管路面积的3-4倍。
7.扬程高的泵在出口流量控制阀门的外端管路上还应安装逆止阀,以防止突然停机时的水锤破坏。
8.必须保证泵的安装高度符合泵的汽蚀余量,并考虑管路损失及介质温度。
故障现象 |
可能产生的原历 |
排除方法 |
泵不出水 |
进出口阀门未打开,进出管路阻塞,流产叶轮阻塞 |
检查,去除阻塞物 |
电机运行方向不对,电机缺相转速很慢 |
调整电机方向,坚固电机接线 |
吸入管漏气 |
拧紧各密封面,排除空气 |
泵没灌满液体,泵腔内有空气 |
打开泵上盖或打开排气阀,排尽空气 |
进出口供水不足,吸程过高,底阀漏水 |
停机检查、调整(并网自来水管和带吸程使用易出现此现象)。 |
管路阻力过大,泵选型不当 |
减少管路弯道,重新选泵 |
泵流量不足 |
先按1.原因检查 |
先按1.排除 |
管道、泵流道叶轮部分阻塞,水垢沉积、阀门开度不足 |
去除阻塞物,重新调整阀门开度 |
电压偏低 |
稳压 |
叶轮磨损 |
更换叶轮 |
功率过大 |
超过额定流量使用 |
调节流量关小出口阀门 |
吸程过高 |
降低吸程 |
泵轴承磨损 |
更换轴承 |
杂音振动 |
管路支撑不稳 |
稳固管路 |
液体混有气体 |
提高吸入压力排气 |
产生汽蚀 |
降低真空度 |
轴承损坏 |
更换轴承 |
电机超载发热运行 |
调整按5 |
电机发热 |
流量过大,超载运行 |
关小出口阀 |
碰擦 |
检查排除 |
电机轴承损坏 |
更换轴承 |
电压不足 |
稳压 |
泵漏水 |
机械密封磨损 |
更换 |
泵体有砂孔或破裂 |
焊补或更换 |
密封面不平整 |
修整 |
安装螺栓松懈 |
紧固 |